期刊简介
《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单位: 四川
出版部门: 《西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5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54/R
邮发代号: 62-24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成都市科技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西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四川
- 国际刊号:1672-3511
- 国内刊号:51-16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精氨酸酶抑制剂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酶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及活性增高,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来,精氨酸酶抑制剂的不断研发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精氨酸酶的作用基础、精氨酸酶抑制剂的发展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赵娜;苏赢 刊期: 2015- 03
-
部分心血管病治疗药物与肿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目前部分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可能引起肿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5512例,根据患者服用不同药物进行分组:服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组3257例,服用伊泽替米类降血脂药物组2364例,服用他汀类药物组2832例,服用利尿剂类药物组2571例,服用噻吩并吡啶类(普拉格雷)药物组2504例,服用安慰剂组1984例.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并记录各组患者在......
作者:陶竞;李婵娟;卢山;孙焕志 刊期: 2015- 03
-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测定缬沙坦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缬沙坦原料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150mm×4.6mm,5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500∶500∶1)为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25nm,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取样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缬沙坦0.05mg的样品溶液;另取缬沙坦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
作者:陈岚;张震华;谢之微 刊期: 2015- 03
-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治疗策略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目前已经成为心衰的主要类型,而且呈不断增加趋势,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叙述了HFpEF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点,重点评述了急慢性HFpEF的治疗进展,以供基础与临床深入研究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永铭 刊期: 2015- 03
-
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研究进展
慢性缺氧相关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时通过调控自身基因表达,改变代谢方式,增强自我维持能力,促进心肌的慢性缺氧适应.其中转录调节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发挥着中心性的调控作用.同时慢性缺氧也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因此,研究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确切机制并加以利用,将可能为防治慢性缺氧性心肌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肖颖彬;蹇朝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外源性甘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fem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 秦艽醇提物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L5背根节内SP和CGRP的影响
- 3 洛铂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2例临床疗效评价
- 4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抑郁的影响
- 5 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 6 髌骨软化症184例临床X线分析
- 7 超声对儿童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整体左心功能的评价
- 8 无痛性肾输尿管结石致肾功能损害36例临床分析
- 9 呼吸机相关肺炎56例临床分析
- 10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 11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45例
- 12 缩宫素不同应用方案在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 13 医院感染的部位及常见致病菌
- 14 卵巢囊性类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 15 慢性肾脏病关键终点的保护
- 16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对胃癌合并Ⅱ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
- 17 开胸手术中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护理
- 18 超早期钻孔引流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伴脑疝的临床研究
- 19 PD150606抑制凋亡诱导因子转位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 20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