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单位: 四川
出版部门: 《西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5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54/R
邮发代号: 62-24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成都市科技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西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四川
- 国际刊号:1672-3511
- 国内刊号:51-16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成人与小儿耳鼻喉手术出现BIS值不对称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通过在耳鼻喉手术麻醉与苏醒期间,对成人与小儿患者前额双侧进行脑电监测,探索其双侧BIS值不对称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63例(成人组)和61例(小儿组)患者,在耳鼻喉手术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其前额左右两侧BIS的变化情况.将患者仅出现单纯一侧BIS值超过或低于其基线的10%判定为“BIS值不对称”;在出现BIS值不对称后给予吸痰刺激,若患者出现体动,则认为该BIS值不对称有临床意......
作者:陈学均;梁涛 刊期: 2013- 07
-
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方法抽取外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分别使用自制的蜂蜜敷料、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治疗,观察三组伤口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及细菌清除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蜂蜜敷料组(A组)的细菌清除率、面积愈合率明显优于B、C组(P<0.05),且细菌清除平均时间、清创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功能敷料和常规敷料......
作者:郭春兰;付向阳 刊期: 2013- 07
-
大肠灌洗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结肠灌注治疗机灌洗后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先采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进行治疗,再给予康复新液10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加温至38℃左右,灌肠治疗.均为1次/d,10d为一个疗程,隔二周再行第2个疗程.结果经过2......
作者:游光耀;覃兵 刊期: 2013- 07
-
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败血症新生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CRP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及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并同时检测WBC计数及血培养作为对照.结果败血症组患儿血清CRP(56.13±32.87)mg/L、WBC(24.37±7.84)×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CRP(5.38±2.11)mg/L、WBC(......
作者:梁敏;杨方政;陈华明;杨芳 刊期: 2013- 07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CRF患者共1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通过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后,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根据老年CRF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邓德宏;王兰;张勇强 刊期: 2013- 07
-
松龄血脉康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80例中老年失眠患者进行开放性治疗,用睡眠评定量表(SD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治疗10天和20天后,患者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0天时降低更明显(P<0.01).10天时有效率为20%,20天时有效率为85%(P<0.01).SDRS评定结果显示各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是治疗......
作者:王云;王月凤 刊期: 2013- 07
-
两种方法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与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两种治疗方法对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泛昔洛韦治疗32例(对照组)和加用氯雷他定、复方青黛胶囊和复方樟脑乳膏联合治疗32例(实验组).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每次0.3克,2次/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每次10mg,1次/天;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一次4粒,3次/天;复方樟脑乳膏搽患处,3次/天.两......
作者:张鹤 刊期: 2013- 07
-
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肠麻痹的疗效.方法89例AP并发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按照AP常规处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灌肠并联合芒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显著......
作者:李富兰;严小琴;颜麒麟 刊期: 2013- 07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学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组成的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收治无手术指征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组(联合治疗组)44例和单纯FOLFOX4方案组43例.联合治疗组给予L-OHP85mg/m2,第1天静脉滴注2h,同时或之后给予CF200mg/m2,静脉滴......
作者:白燕;胡丽 刊期: 2013- 07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1月~2012年6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25例、良1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4.......
作者:彭坤云;隆元昌;付勇;何代明;罗公瑾;王学志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适应新形势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
- 2 细胞焦亡在心力衰竭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 3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疗效评价
- 4 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 5 小骨窗开颅加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7例
- 6 麝香壮骨膏治疗甘露醇渗漏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 7 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 8 大鼠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模型建立及其病理生理学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 9 对提高培养研究生水平的探讨
- 10 腹膜后罕见巨大副脾伴淤血性纤维化骨化1例
- 11 作者·读者·编者6则
- 12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家系及基因学研究
- 13 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4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 15 唐氏综合症妊娠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 16 拜复乐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 17 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系统的实践与探讨
- 18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 19 校正QT间期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期预后
- 2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