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单位: 四川
出版部门: 《西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5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54/R
邮发代号: 62-24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成都市科技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西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四川
- 国际刊号:1672-3511
- 国内刊号:51-16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分水岭梗死陆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孝纯;许斌;李强 刊期: 2010- 06
-
生物蛋白胶联合金因肽在肝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肤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取32例肝脏手术后肝组织创面渗血病人作为实验组,将金因肽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取同期21例病人做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创面愈合效果.结果实验组32例病人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50.3±12.52)mlVS(572.5±18.75)ml,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93.2±11.15)......
作者:温华生;郝俊;王金宝;董功航;李应军 刊期: 2010- 06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COPD住院患者38例,入院后达稳定期时分别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诱导痰和血清的MCP-1水平,行BODE评分,选取性别、年龄相配的3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评价两组间的MCP-1水平的差别.结果COPD组诱导痰及血清MC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患者诱导痰及血清MCP-......
作者:王慧;吴希;熊曙光;罗立;王晓红;周会敏;聂晓红 刊期: 2010- 06
-
心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前后的心理干预价值.方法将进行脑血管介入诊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手术的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两组患者的焦虑、睡眠、排尿状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睡眠紊乱及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后的心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晶 刊期: 2010- 06
-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手术治疗的8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10例,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5例,动力髋螺钉系统固定33例,动力髁螺钉系统固定28例,解剖钢板固定13例.结果89例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术后随访,86例能下地活动,2例能坐起.结论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围手术期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云华;付乐良;袁黎明 刊期: 2010- 06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28例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1ecystectomy,LC)的经验,探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328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管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照预防措施.结果手术成功1296例,中转开腹32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胆管损伤.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技巧和术中的决策是预......
作者:程刚;罗伟;秦红军 刊期: 2010- 06
-
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和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6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益血生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力龙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2.50%,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5.3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88%、28.13%,组间元显著性差异(x2=0.......
作者:汪宏云;胡强;王文辉;高泽丽 刊期: 2010- 06
-
自制双导管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应用自制双导管对降低胰漏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5例wipple手术患者,其中8例胰头癌,17例胆总管下段癌,均采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使用自制双导管引流空肠袢,随访2~8个月,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5例中,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外,余获访24例,无1例发生胰漏.结论自制双导管在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中时预防胰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学伟;李忠发;邹正东 刊期: 2010- 06
-
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观察法及询问法对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心理状态、需求和行为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1366例老年手术患者中,焦虑、紧张、不安型1233例,经过心理干预,其中741例(60.1%)缓解,492例(39.9%)减轻;孤独、悲观型916例,心理干预后,534例(58.3%)缓解,382例(41.3%)减轻......
作者:颜麒麟;梅方 刊期: 2010- 06
-
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策略.方法对需行高压氧治疗的210例新生儿,在高压氧舱治疗中,细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方法,做好在治疗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预案.结果210例患儿均安全出舱,出现哭闹32例,呕吐10例,中耳气压伤3例,感染2例,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意外事故发生.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做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新生儿高压氧舱治疗......
作者:刘俐;吴秀兰;马琴 刊期: 2010- 06
动态资讯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祖细胞及免疫机制的研究
- 2 不同级别胶质瘤细胞系与侵袭和转移相关的重叠基因
- 3 输血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
- 4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0~6个月婴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 5 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 6 肾小球疾病患儿24小时尿锌铜含量变化研究
- 7 外用溃疡散合LEEP刀治疗248例宫颈糜烂
- 8 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
-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 10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
- 11 感染性心内膜炎44例临床分析
- 12 喉部分切除术与CO2激光切除术治疗早期喉癌的远期预后及并发症比较
- 13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14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 15 碘伏润滑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 16 直肠癌术后近期下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保守与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 17 健康成人血栓弹力图参考范围的确立
- 18 海极星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 19 非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 20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