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单位: 四川
出版部门: 《西部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51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54/R
邮发代号: 62-24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成都市科技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西部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 主办单位:四川
- 国际刊号:1672-3511
- 国内刊号:51-16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肺结核化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对23例肺结核化疗病人治疗后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护理监管,完成全程化疗,终达到治愈肺结核.......
作者:郭淑君;陈清毅;任碧涛 刊期: 2009- 04
-
B7特异性siRNA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合成的B7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B7特异性siRNA,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粢树突状细胞,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7-1、B7-2蛋白的表达,用ELISPOT检测D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T细胞分泌IFN-γ,用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CTL特异性杀伤率,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72h后,siRNA......
作者:袁成良;魏世刚;刘定海;刘利洪;邹自英 刊期: 2009- 04
-
庆大霉素对截瘫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灌胃和肌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脊髓损伤并发截瘴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性截瘫模型,以庆大霉素灌胃治疗和肌注治疗两组大鼠为实验组,以脊髓损伤生理盐水灌胃和肌注两组大鼠为相应对照组.采集动物下腔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定量检测和细茼培养,采集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并进行茵种鉴定.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动物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空肠、回肠进行病理切片及粢色检查.......
作者:陈利江;权正学;谢春燕 刊期: 2009- 04
-
白头翁醇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结肠炎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头翁醇提取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谤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炙效果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白头翁组(n=10),模型组(n=10),对照组(n=-8),白头翁组(n=10)和模型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白头翁组和模型组大鼠,用舍30mgTNBS的TNBS50%乙醇溶液0.85ml灌肠,对照组蛤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遣模后白头翁组大鼠用白头翁醇提物灌肠,每天1次......
作者:张文远;卢磊 刊期: 2009- 04
-
DSA技术在兔髂总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兔髂总动脉造影中,影响髂外动脉侧枝血管动物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遣影(DSA)图像质量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45只大白兔经麻醉、消毒、穿刺、插管后,选择恰当准确的撮影参数行髂总动脉DSA检查,分析其髂外动脉侧枝血管图像质量的显示情况.结果42只大白兔经一次DSA检查后其髂外动脉及其侧枝图像显示清晰,能分辨细小血管的分支,无伪影;有3只因麻醉或肠道准备因素影响图像质量.结论实验动物术前肠道的准备、......
作者:焦河;王凤英 刊期: 2009- 04
-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荞麦花叶总黄嗣(TFBFL)对键脲佐菌素(STZ)加脂肪乳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加脂肪乳灌胃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TFBFL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I)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结构改变和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TFBFL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
作者:贾洪娟;韩淑英;王希柱;陈艳丽 刊期: 2009- 04
-
HMGN2对大肠埃希氏菌TA系统的作用
目的研究HMGN2对大肠埃希氏菌TA系统作用.方法用5%高氯酸萃取兔胸腺组织,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蛋白,用Tricine-SDS-PAGE、AU-PAGE和Dot-blot进行鉴定.采用凝胶迁移阻滞试验(EMSA)检测HMGN2对大肠埃希氏菌TA系统的结合作用1平板菌落记数法检测TA系统激活或非激活条件下.菌体过表达重组HMGN2和对照组对细菌存活百分率的影响.结果HMGN2可阻滞m......
作者:王薇;陈军利;黄宁;邓璐霞;陈善泽;李夏;吴桂霞;曹玥;范波;赵静;韩琴 刊期: 2009- 04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研究
目的检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基因分型,初步了解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感染MRSA的治疗,更好地控制MRSA引起的毒染,并减少耐药株的出现.方法以MRSA菌株65株为研究对象,使用多重PCR扩增技术检洲SCCmec基因分型,PCR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凝胶检测,阳性株进行基因测序,与目的基因进行比对.结果65株MRSA的SCCmec基因分型均为Ⅲ型.结论我院耐甲氧西......
作者:叶慧;高燕渝;吕晓菊;俞汝佳 刊期: 2009- 04
-
HMGN2对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HMGN2对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并鉴定兔胸腺组织HMGN2.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中的质粒pMG252,PCR扩增其耐药基因qnrA;凝胶阻滞实验检测HMGN2与耐药质粒pMG252及qnrA基因结合;用不同浓度的HMGN2刺激培养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然后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其MIC值的改变.微量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HMGN2对耐药菌株......
作者:陈军利;王薇;黄宁;邓璐霞;陈善泽;李夏;吴桂霞;曹玥;范波;赵静;韩琴 刊期: 2009- 04
-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方法,并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通过Dispase-胰蛋白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表皮干细胞和成纤堆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利用倒置相差显饭镜和扫描电镜等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比色法对细胞的增殖动态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法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活力较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结论通过Dispase......
作者:董丽;周沫;李宝兴;赵亚平;马绍美;李幼忱;张乃丽;康悦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医护固定合作在院前急救中实施效果分析
- 2 膨胀海绵5-氟尿嘧啶在外耳道乳头状瘤术后的应用
- 3 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晨峰的临床观察
- 4 术前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经济学意义
- 5 围麻醉期心肺复苏成败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 6 硬膜外连续恒速镇痛在妇产科手术后的应用
- 7 SPECT/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
- 8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功能
- 9 高原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住院死亡率分析
- 10 霉酚酸酯成功治疗难治性嗜酸性筋膜炎1例
- 11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护理干预价值
- 12 埃索美拉唑在预防老年人阿司匹林相关性溃疡中的作用
- 13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58例
- 14 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 15 基层护理人员实施生活护理的调查分析
- 16 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疗效分析
- 17 CT增强扫描中泛影葡胺与欧乃派克副反应的对比观察
-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RP及WBC水平与住院死亡的相关性
- 19 调控RANTES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 20 重复经颅磁刺激及其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