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西部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全国《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第一批合格期刊,是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54/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511;邮发代号为:62-243;月刊,大16开本,定价:15元/期•册。《西部医学》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刊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在临床、重在实践、重在提高,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及时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科技成果及动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努力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西部医学》的栏目设置科学,注重了专业属性,便于作者投稿与读者选阅;刊载论文的英文摘要标准、规范,医学统计科学准确,编辑规范,内容充实,刊发面广,可谓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已形成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及国内、外众多高校、公共图书馆、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医院、企业、军队等所收录、订阅、下载,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揭秘!医护人员为何热衷科普?渠道大公开!

时间:2024-12-23 16:49:24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医疗健康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而普通大众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难以及时获取并理解这些重要信息。医护人员作为医学知识的直接掌握者和传播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于理解的科普文章,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各种健康问题。

医护人员发表科普文章,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公众健康意识的积极引导。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疾病,避免盲目恐慌或忽视病情,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科普文章的撰写也有助于激发更多医务人员和公众对医学科普事业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推动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发表卫生科普文章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许多地区的卫生技术高级职称申报工作中,都明确要求了健康科普作品的提交。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在撰写科普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还能为职称晋升增添有力的筹码。

医护人员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科普文章发表渠道呢?根据《2023年全市卫生技术高级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发表渠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适用人群。

对于没有资历或人脉的普通基层医护人员来说,参加电视节目或将作品发表在官方媒体平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类渠道通常门槛较高,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对于这部分人员来说,选择省级以上学(协)会公众平台进行科普作品的发表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这类平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审核机制,既能保证作品的质量,又能相对容易地被接受和发表。

当然,除了省级以上学(协)会公众平台外,还有其他多种渠道可供选择。比如,一些专业的医学科普网站、博客或社交媒体平台等,都是展示和传播科普作品的好地方。这些平台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较强的互动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快地将自己的知识和观点传播给更多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形式也开始涌现。例如,视频类科普节目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医护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尝试制作一些简短而生动的视频教程或动画解说,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分享和传播。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发表科普文章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各种健康问题,还能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在选择发表渠道时,医护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